当前位置:更多产品 >

电极式液位开关接线图详解,一看就懂的安装指南

  • 2025-07-15 09:00:24
  • 0
 

想象一下:深夜,工厂的消防水箱液位低到警戒线,报警系统却毫无反应。事后检查发现,问题根源是一张被误读的接线图。这张不起眼的图纸,正是决定电极式液位开关能否正常工作的“生命线”。

电极式液位开关的核心原理简单而可靠:利用液体导电性。当液位上升接触到设定高度的金属电极时,电流在电极间(或电极与罐壁间)形成通路,从而触发开关内部继电器动作,输出信号。反之,当液位下降脱离电极,电路断开,开关状态改变。

一张正确的接线图,是设备与控制系统间高效对话的密码本。 错误接线不仅导致功能失效,更可能引发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。想要准确传达液位信息?让我们解锁这张关键图纸的细节。

一、 核心组件与接线端标识:认识“对话”参与者

看懂接线图的第一步是识别图中关键符号与标记:

  1. 电极(探头): 图中通常简化为类似“T”字或垂直线条符号。材质多为不锈钢、哈氏合金等耐腐蚀金属。数量通常为1-3根:
  • 公共电极/参考电极 (COMMON/REF): 最长的一根,必须接触最低待测液位
  • 低位电极 (LOW): 控制低液位报警或泵启动。
  • 高位电极 (HIGH): 控制高液位报警或泵停止。双点控制时需高、低两根加公共电极
  1. 开关本体: 核心是灵敏的电子继电器模块。外壳上会清晰标注接线端子(Terminals),常见标识包括:
  • 电源输入: L (火线/相线), N (零线) — 对应交流供电; +V (正极), COM/-V (负极/公共地) — 对应直流供电。
  • 继电器输出: 决定开关动作模式(常开/常闭):
  • NC (常闭触点) — 液位未触及时导通,触发后断开。
  • NO (常开触点) — 液位未触及时断开,触发后导通。
  • COM (公共端) — 输出继电器的公共连接点。一套输出通常包含COM、NC、NO三个端子
  • 电极接线端: 明确标注 E1 (电极1) 、 E2 (电极2) 等,或直接标注 HIGH(高)LOW(低)COMMON(公共)这是连接到实际探头的关键接口
  • 接地端子: PE 或接地符号 — 安全必备,必须可靠连接
  1. 信号输出线/电源线: 图中用线条连接各方。

二、 典型接线场景拆解:手把手连接指南

场景一:单点液位控制(例:缺水报警、溢流报警)

  • 原理目标: 当液位达到单根电极高度时触发动作。
  • 电极接线: 公共电极 (COMMON) 连接开关本体的 COMMONE1 端子。高位电极 (HIGH) 连接开关本体的 HIGHE2 端子。
  • 开关输出: 根据需求选择 NCNO 模式。
  • 缺水报警(低液位): 通常用 NC 触点。水位正常时(电极浸没)断开,缺水时(电极露出)闭合导通报警回路。
  • 溢流报警(高液位): 通常用 NO 触点。水位正常时断开,溢流时(电极浸没)闭合导通报警回路。
  • 电源输入: L/N (交流) 或 +V/-V (直流) 接入对应电源。

场景二:两点液位控制(例:水泵自动启停)

  • 原理目标: 液位低时启动泵(加水),液位高时停止泵(防溢)。
  • 电极接线: 公共电极 (COMMON)开关COMMON/E1低位电极 (LOW)开关LOW/E2高位电极 (HIGH)开关HIGH/E3
  • 开关输出: 这是关键逻辑配置点。假设开关配置为:
  • 低位电极触发 → 输出继电器动作(如NO闭合)。
  • 高位电极触发 → 输出继电器动作(如NC断开或另一组输出动作)。具体需查阅开关说明书。
  • 控制逻辑: 低液位(LOW电极露出)→ 启动信号输出(NO闭合) → 启动水泵。液位上升→ 先淹没LOW电极(信号保持)→ 继续上升淹没HIGH电极 → 停止信号输出 → 停止水泵。

场景三:电极接罐体(省去公共电极)

  • 原理目标: 当容器导电良好且可靠接地时,罐壁可作为公共电极。
  • 电极接线: 仅需将高位电极(HIGH)和低位电极(LOW)连接到开关对应端子(HIGH, LOW)。开关的COMMON/公共端 必须可靠连接至导电容器壁(或容器接地螺栓)。
  • 重点: 容器本身必须良好接地。此方式可节省一根电极,适用于大型金属储罐。

三、 接线实战关键细节:避坑指南在这里

  1. 严选线材与处理:
  • 电极引线:优先使用厂家原装屏蔽电缆。自制需用耐腐蚀、绝缘良好的屏蔽线(如氟塑料线)
  • 电源/信号线:铜芯线即可,截面积满足电流要求(通常≥0.5mm²)。
  • 屏蔽层处理: 仅在开关端单点接地(接PE端子),电极端悬空包好,切断干扰路径。
  1. 电极安装“黄金法则”:
  • 材质匹配: 电极材质必须耐受被测液体腐蚀(强酸强碱、溶剂等需专门材质)。
  • 间距设定: 电极间及电极与罐壁间保持足够距离(通常>20mm),避免液体飞溅、泡沫或水汽引发误动作
  • 垂直安装: 确保电极垂直悬挂,保证动作点精度。
  • 公共电极长度:必须确保其始终浸没在最低待测液位之下,否则整个系统失效。
  1. 电源与供电确认:
  • **电压等级与类型(AC/


相关问答FAQs:

猜你喜欢